迎著清爽海風,新一天的海鮮市場漸漸蘇醒——
這邊,泥螺店主們動作嫻熟地分揀、打包,手機提示音接連不斷,來自天南海北的訂單通過電商平臺匯聚于此。
那邊,鎮級寄遞服務站和村級服務中心同步運轉,8條冷鏈專線整裝待發,借助航空優先通道,新鮮漁獲最快24小時就能端上長三角居民餐桌。
這是響水縣陳家港海鮮市場的
日常一景
從“深巷好貨無人識”
到“一張網賣遍全中國”
物流之變折射發展之變
現代物流業一頭連著生產
一頭連著消費
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
先導性、基礎性、戰略性產業
物流體系發達的地區
通常意味著交通基礎設施完善
信息化水平高、發展生態多元
過去一年
全市完成快遞業務量4.95億件
同比增長20.5%
交出一份亮眼的“成績單”
業務量持續增長背后
是居民生活便捷度的不斷提升
更是經濟內生活力與發展韌性的直觀體現
暢通道、優服務? 樞紐能級明顯提升
夏糧收購是年度糧食收儲的“第一戰”。前段時間,禾鵬農業公司將一批從連云港灌云縣收購的糧食,集中運往鹽城港濱海港區倉儲物流園,隨后發往深圳等地。
明明當地有港口,企業為何選擇“繞道”濱海?
“周轉時間差不多,但綜合成本更劃算。”公司負責人王志強算了一筆賬,每噸糧食運費可節省10至15元。
高效又低價,濱海港區倉儲物流園是如何做到的?
一方面,海河聯運的集疏運體系打開新通道。
倉儲物流園緊鄰10萬噸級碼頭、內河航道和鐵路專線,“海河聯運、陸海聯動”的多式聯運網絡,讓綜合運輸成本比單一模式降低不少。
另一方面,規模化的倉儲空間布局帶來集聚效應。
物流園內建有12座現代化淺圓倉和6棟智能化件雜貨倉庫,從倉儲管理到裝卸作業,各項費用都比周邊港口更有競爭力。
“依托區位和空間的疊加優勢,我們實現貨物快速集散與高效周轉,業務輻射周邊多個市縣,贏得客戶廣泛認可。”鹽城港濱海港區倉儲物流園負責人李斌說。
物流是實體經濟的“筋絡”,暢通的物流通道不僅吸引企業集聚、形成產業集群,更能進一步帶動就業、投資與消費。鹽城坐擁港口、機場等5個一類對外開放口岸,公路里程、內河航道通航里程位居全省第一,發展物流業具備良好基礎。
近年來,全市持續優化物流主干通道,完善公路網絡,增強鐵路貨運能力,推動鹽城港擴容和南洋機場飛行區等級提升,入選國家糧食物流核心樞紐和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承載城市,在國家“通道+樞紐+網絡”現代物流布局中的地位日益凸顯。
提效率、抓創新? 園區企業加快發展
8點,城西南現代物流園迎來繁忙時刻。一輛輛大貨車依次排列,駕駛員們有條不紊地休整、裝車、清點,隨后滿載貨物駛向各地。
這里是周邊地區“最后一公里”生活物資配送的核心樞紐,集聚400多家企業和第三方平臺,日處理快遞量超90萬件。
走進順豐速運鹽城鹽都中轉場,不見“快遞成山、人海穿梭”的傳統場景,每臺設備只配置1至2名員工。
“我們引進價值千萬元的雙層分揀機設備,每小時能處理4萬件左右包裹,再配合智能化系統,可以更快地識別、分揀快件。”中轉場IE流程管理工程師嚴勇介紹,從卸車、供件、分揀,再到重新裝車、發出,全程只要45分鐘。
商貿物流品類多元,精細管理是提質增效的關鍵。在園區江蘇華曉醫藥物流有限公司,成千上萬件小型包裹在傳送帶上飛速流轉,經過自動化分揀,精準落入對應格口。
作為本地區吞吐量較大,專業化、規模化、信息化、集約化程度較高的醫藥物流企業,華曉醫藥十分重視數字化、智能化投入。“去年,我們全新升級ERP軟件,完善倉庫管理和溫控信息化系統,實現采購、倉儲、銷售、配送等環節無縫對接。”公司總經理葛金勇說。
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,深刻重塑物流行業生態,也為園區和企業帶來全新機遇。近年來,市委、市政府大力招引和培育物流企業,全力提升物流園區能級。
目前,全市已建成8家省級示范物流園區,集聚41家國家和省級重點物流企業,順豐、京東、聚盟共建、中聯即送、中遠海運等頭部企業紛紛落戶,逐步形成差異化、特色化的發展格局。
調結構、促轉型? 物流成本穩步降低
“車輛等待中,請不要靠近。”日前,一輛無人駕駛快遞車現身大豐街頭。它能自主通過路口、避讓障礙、識別紅綠燈,吸引不少市民駐足拍照。
這是“三通一達”大豐快遞公司引入的首輛“九識—Z8”快遞車,主要負責從物流網點到驛站的短駁中轉。
“以前為了降低空駛率,快遞得等‘滿車’才發。現在有了無人車,隨時能投送。”公司無人車運營負責人茅建輝表示,經測算,每輛無人車月均可節省成本約4500元,效率提上去了,成本降下來了。
一件件快遞“小包裹”,映照的是發展“大氣候”。物流降本增效,不僅能打通經濟循環的“堵點”,更能讓民生福祉“升溫”。
不過,降低物流成本,既不是簡單降低運輸成本,也不是要壓縮物流企業的合理利潤,更不是要影響物流從業人員的收入。
如何在“降成本”和“提效率”間找到平衡?
市委、市政府以促改革、調結構為主要途徑,以轉方式、優暢通、促融合為重要抓手,推動政策“組合拳”持續發力。
去年,《鹽城市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實施方案(2024—2026年)》出臺,明確提出物流成本進一步降低、貨物運輸結構進一步優化、物流平臺能級進一步提升、物流主體實力進一步增強等四個方面的量化指標。
今年,《鹽城市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實施細則》發布,重點圍繞降低小件物流成本、提升物流數智化綠色化水平等方面,形成“四維支撐、16項舉措”的政策體系。
日前,全市降低物流成本工作會議召開,錨定“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沿海物流樞紐城市”目標,全面推動物流降本增效、產業延鏈提質。
降本增效再加力,“流動的鹽城”活力足。
“我們將緊扣物流提質降本增效的目標,強化部門協同、市縣聯動,持續發力降低物流成本,全力推動物流業高質量發展,為區域經濟增長注入更多動能。”市有關部門負責人說。
( 來 源:登瀛觀察)